您的当前位置:主页 > 品种展示 >

花育23号植株

发布时间:2019-10-29 13:00 发布来源: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浏览次数:

花育23号植株

一、品种简介

    第一自然段:主要包括品种来源、育成单位、审定时间及审定部门。
    花育23号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于1993年用R1(高代品系8124-19-1×美国Runner(兰娜))为母本,ICGS37(印度主要珍珠豆型品种ROBERT33-1为母本与野生种A.glagrata杂交后进行胚败育挽救组织培养,组织培养后逐代选择的株系)为父本杂交,后代采用系谱法进行选择育成。
    2004年1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七次常委会议通过,并审定定名
    第二自然段:主要包括生物学特征、特性,农艺及经济性状(抗性、产量区试及应用结果)。
    花育23号属疏枝型直立小花生,主茎高37.2厘米,侧枝长43.1厘米,总分枝7.9条,果枝数5.9条,单株结果数17.7个,公斤果数870.9个,公斤仁数1930.6个,百果重153.7克,百仁重64.2克,出米率74.5 %;子仁粗脂肪含量53.1%,蛋白质含量22.9%,油酸/亚油酸比值(O/L)1.54。出苗整齐,生长稳健,种子休眠性、抗旱性强,较抗叶斑病和网斑病,生育期129天。
2002-2003年参加山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,区试两年22个点次平均亩产荚果312.6公斤,比对照鲁花12号的275.4公斤亩增37.12公斤,增产13.5%;平均亩产子仁234.0公斤,比对照鲁花12号的201.7公斤亩增32.3公斤,增产16.0%,均达极显著水平,居参试品种的第1位。所有的点次都比对照增产,其中19个点次第1位,3个点次第2位;生产试验8个点次平均亩产荚果281.5公斤,比对照鲁花12号的231.6公斤亩增49.9公斤,增产21.5%;平均亩产子仁211.7公斤,比对照鲁花12号的169.7公斤亩增42.0公斤,增产24.8%,均达极显著水平,所有的点次都比对照增产,全为第一位,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。
    第三自然段:品质测定结果。
    第四自然段:主要包括适宜地区、推广面积、应用前景,经济、社会效益分析等。
    二、栽培规程
主要指良种良法配套,发挥良种增产潜力及品质特性的栽培技术措施或栽培技术模式等(分1、2、………几小点写)。
1、 良种基地繁种
根据花生用种量大、繁殖系数低的特点,选择良种场、专业户、专业村等良种繁育基地繁殖原种1、2代,为大田生产提供高质量良种。
    2、适时早播
当播种层5厘米地温5日内稳定在15℃以上时,为花生播种适期。根据山东气候条件,适宜播种期应在“谷雨”至“立夏”之间(4月中旬至5月上旬)。地膜覆盖栽培播种期可提前7~10天。夏播在6月上中旬播种。
3、合理密植
株型直立,紧凑、分枝少、结果集中,适于密植,每亩11000-12000穴,每穴均播两粒。如种子繁殖最好采取单粒稀薄,以扩大繁殖系数,增加种子的总量。
4、施足基肥
在施肥上应施足基肥,看苗追肥,确保苗齐苗壮。中等以上土壤肥力,亩产量300~400kg的幅度内,需要亩施用9~12kg氮(N)、6~8kg磷(P2O5)和9~12kg钾(K2O)。在肥料搭配上要以有机肥料为主,化肥为辅,折合亩施优质土杂肥1500kg、尿素10~13kg或碳酸氢铵15~30kg、过磷酸钙(含有效磷12.5%)35~50kg、硫酸钾12~16kg或草木灰75~100kg。棕壤和褐土花生产区,每亩要增施25~50kg石膏和磷石膏粉,以补充土壤钙和调节土壤PH值。在硼、锌、铁、钼等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区,可适当补施微肥。
5、适期管理
及时加强田间管理,注意防旱排涝。及时喷药防治虫害。

主办单位:山东省花生研究所

技术支持:品哲科技

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万年泉路126号电话:0532-87626723

传真:0532-87626832邮编:266100邮箱:sdshss@126.com